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遣兴 其一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陋轩诗卷三
矫矫越石父,缧绁意迫促。
何人来救援,举国拥膏沃。
平仲悠悠者,左骖解相赎。
若为不知己,已见离困辱。
患难受人恩,奚须辨石玉
后车方入门,请绝亦何速。
归东淘答汪三韩过访五首(限「野外贫家远」五字为韵。) 其二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陋轩诗卷四
徒隶持州帖,雁行柴门外。
族有逃役者,署名呼我代。
我无半亩田,征税何繇派。
密网及无辜,无地可趋背
儿女藏四邻,酒食缓群吠。
用尽腐儒力,未免公家逮。
落日望旷野,飓风凄以大。
嗟哉越石父,脱骖人安在。
永宁李相公874年 唐末 · 罗隐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某启。
某于今月三十日。
获遂起居。
伏以黄闼尊崇。
虽容展敬。
白衣卑贱。
不敢兴言。
今则辄于陨穫之间。
聊举證明之事。
晋代司空试剑。
汉朝丞相问牛。
彼或以顽滞幽姿。
或以疲驽下乘。
犹能动摇至化。
感达深仁。
而况生禀五常。
早知恩义。
迹居十等。
不至舆台。
伏思癸卯年中。
维扬城畔。
谢傅裂土疆之日。
羊公分节制之时。
珠履玳簪。
朝盈望府。
鸡香豸角。
暮出行台。
转输则万井鱼盐。
统御则九州侯伯。
当时务重难之际。
是筹谋闲暇之初。
南国佳辰。
长闻赋咏。
东山胜赏。
屡见篇题。
为教化之笙镛。
作经纶之彩绘。
所以汉阳计吏。
得诣军门。
厌次狂生。
叨蒙客礼。
悯之以转蓬之质。
安之以负米之心。
进趋获奉于麾幢。
俸入仍资于甘旨。
其后何武捧诏。
平阳趣装。
参佐廨中。
方虞浪迹。
新城埭下。
忽受温言。
嗟其未了之身。
勉以难迁之性。
且怜色目。
犹可发扬。
某是以不揣狂愚。
重萌躁妄。
出则祝赵衰之日。
永冀流暄。
入则祷傅说之星。
惟希借耀
今者风雨得生成之候。
炉锤升鼓铸之司。
郭令军前。
潜抽妓乐。
宁城外。
暗毁池台。
登庸之时序未遥。
反旆之镃基已兆。
若某者。
族惟单绪。
艺即中流。
旋以佩服殊私。
缄藏厚旨。
假昆虫而禀信。
指簪履以输怀。
窃以浪逼龙津
风催律管。
鱼皆五色。
禽必九苞。
扬锦鬐彩羽之姿。
俟启蛰吹葭之便。
独某行迷要路。
坐守穷株。
九品班资。
略非亲旧。
六街车马。
莫接声尘。
扪心而一寸寒灰。
泣泪而万行清血。
良时易失。
司马迁犹是再三。
知已难逢。
越石父于焉感激。
相公傥或俯回衡柄。
曲赐褒称。
虽朽蠹不彫。
则推常理。
而孤寒无命。
祇系洪钧。
谨启。
刘参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故人越石父,已有解骖人。
自此多知己,相依况老亲。
挂帆珠海月,驱马蓟门尘。
风雅忘忧物,毋令白发新。
介之再求京状 北宋 · 郑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三、《西塘集》卷六
某闻之,道之于世,未有一出处语默不观夫会通象时之宜,而可以有行者。
故时屈则屈,时伸则伸。
伸屈无常,惟其时可焉。
此其所以退不为矫,进不为妄,而道无不行者也。
今夫乘天地阴阳之和以生,则枝者、蔓者、华者、实者、飞者、游者、孕者、伏者,虽蚊蝇之微,蠛蠓之细,无不群动而汇出,长呼而远应也。
及凄风怒号,高原繁霜,则归根反元,遁匿潜伏,阒无见而默无闻也。
物且尚然,况于人乎?
是故知伸而不知屈,不可与言出;
知屈而不知伸,不可与言处。
或出或处,或默或语,莫之适而不滞于一方一曲,然后可与语夫道,可与语夫道,而后可与有为;
可与有为,而后可与有行也。
夫以百岁之身,日夜相半,而幼稚耆耄,与夫疾苦哀乐之变,又相半焉。
其得泰然于其抱,伸己而及物者,为能几日?
而岁月迁徙,时不暂停,士之不幸而生于昏乱,往往白首山樊,而上之人莫之闻知也。
幸而圣主在上,贵人达官之为耳目于外者,明若日月,此皆千载一日之遇,而不知几变,又将缄闭遁缩而不自见?
若仰焉而莫之察,使有志于天下者,常若阒无睹而默无闻焉,可不痛惜哉!
是故,见几之作,不俟终日,而士之伸于知己,如越石父之于晏平仲,不为过也。
某不肖,少不知苦学,故涉道甚浅,而所得于父兄师友之教训,不为不至。
闻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不敢失。
上遇尧舜之明,又得以窃寸禄而从士大夫之末。
其心自以为诵书不必多,学业不必广,惟所见闻而不违先王之训典,斯行之,足以为善士矣。
是故,虽一掾尉之末,敢不自竭其愚。
天与之幸,得伏事于旌旆之下,不特累岁教诲,懋其所不逮,又不以为不肖,从而荐之于朝,以为堪充县
部司廉按之过此者,又从而盛称饰之。
然则,公之于某,岂徒平仲之于石父然哉?
今兹不自已,若殊不知度己,贪得而不足然者,以士之患不在乎行己之难,而在乎遇知之难。
某之蒙知爱于左右,此千载一日之遇也。
果有丝发藏之肺腑而不自见,乌在其为知己伸哉?
窃以今岁荐削,尚有职状未发,近制许以职官状充京削。
某之不肖,上赖明公羽翼维持之力,于令状既有馀矣,独京状为未有。
果蒙终始矜念,重赐拂饰,他时自一县一邑而有京秩之望,又自门下始,则生成恩赐,天地覆载之力也。
越石父,一鄙人也,犹知默默于逐捕,而独伸于晏子
某之无状,自以今日之进为不妄,而庶几于知所伸,明公必加察焉。
陆相公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三
观小人也。
伏思不肖之身。
出自大贤门下。
其为幸也。
不敢忘也。
今者东还拜亲。
即不得以起居执事者。
将何以申大贤小人邈矣之间。
乃致其慺慺恋恋之心也。
于是乃屏穷处之中。
集常念之言。
修辞谒之书。
其一所以发扬狂愚。
昭宣缉熙。
其二所以遇知托分。
原始要终。
胡敢空言滥说。
以讟左右哉。
传曰。
言身之文也。
在乎身。
非言不见也。
言为善。
召应蔑有远近也。
伏惟内之。
观于相国
门人也。
相国于观。
师道也。
门人得请于师道。
师道得训于门人。
古之典也。
仲尼门人七十子之徒。
皎皎如也。
申申如也。
观诚至愚。
不能庸敏。
然颇常思古今治乱。
邦家大体。
生民之难。
君臣之际。
以为意也。
岂徒焦气力。
劳形神。
润饰言辞以自贤。
相国昔以章句知之耳。
今固亦章句待之耳。
繇是越石父不言。
齐相曷繇加命。
韩信不言。
滕公曷繇奇之哉。
伏惟念之也。
伏惟内之也。
观幼养于亲。
长敬于家。
非良朋善友寖明寖昌之道也。
然天之与识。
盖忝文翰。
先王之书。
其见有图功植节。
周旋忠毅谊死生患难之间。
或翱翔倜傥。
瑰名烈行不变者。
则甘心愿之。
其馀深旨微文。
则万未知一。
家贫无以自成。
性颛不乐他能。
灼如也。
不得已乃拜亲而来。
无一金之资。
五尺之童。
莫与合者。
飘无处所。
郁乎而怀。
浩乎而思。
是亦多为风闻所讪。
不闻雷同所称。
时之来也。
而获遇相公之权衡文场。
博哉其度。
坚哉其口。
不以誉就。
不以毁摇。
既事之时。
亦尽一时之良矣。
而观特为推择。
起离暧昧。
居置昭晰。
翕乎下流。
以干时而思也。
无异起白骨。
出黄泉之惠。
不纯大也。
此所以言其幸也。
不敢忘也。
及其罢也。
即思归还。
供养庭闱。
俯仰淹留。
复以逾时。
乃应选科。
不自计量。
幸去衣褐为吏。
于公益用感遇之无穷也。
而贵益重。
贱益轻。
故无易由言也。
莫开说也。
比者数与其得造左右。
温颜而愉。
匪及论议。
意者以其驽庸不足言也。
是日以念之。
月以思之。
时以疑之。
不自已也。
当其进时。
既不以言。
而以言者。
所谓干议也。
当其退时。
既不以问。
而以问者。
所谓犯贵也。
不惧二者之为尤。
上无一言之可谈。
如此则下之思虑塞矣。
上之闻见褊矣。
观于左右悠矣。
古者有询于刍荛。
有不耻下问。
经垂厥文。
不亦懿乎。
今者将有所陈。
几赞谋猷。
先陈为容。
傥蒙降鉴。
观惶怖幸甚幸甚。
观闻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惟神也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
人本是。
故能若天之时。
迪地之利。
辑人之和。
以平天下。
以育偫生。
以禋祀天地宗庙之神。
夫言通天下之志者。
即生民庶物。
哀乐零茂。
无非知也。
夫言成天下之务者。
功作云为。
开利除害。
无非务也。
夫言不疾而速者。
君之号令也。
夫言不行而至者。
君之德泽也。
苟德泽加。
号令
利开而害除。
民悦而物遂。
则天下有几欲至矣。
安得不曰神乎。
不曰几乎。
不曰深乎。
然是者。
曷由臻也。
诚在理运遭明主。
明主遭贤臣。
贤臣举善人而官之乃能。
相国既遭明时。
既辅睿主。
持政庙堂。
当仁天下。
则用何而相圣人之道。
用何而成天下之务。
伏欲闻其言而颂其实也。
噫夫。
宰相之官。
阴阳之炉冶。
天下之枢辖。
贤人作者之器用也。
非守常人之所宜坐也。
故不可序进而久升也。
董仲舒虽未久。
不害为辅佐。
繇是相国立身以来。
不二十年。
践乎诸生
兴乎三公
鼓动天化。
钩深含灵。
茂实葳蕤。
荣声洋溢。
烝民之诗曰。
天监有周。
昭假于下。
保兹天子。
仲山甫
天子有命。
仲山甫将之。
猗欤。
实谓相国之谓欤。
相国何以承之哉。
切惟三年于兹。
天下亦无大不治。
民亦无大不安。
阴阳亦无大不和。
而议者窃不能云。
曾不讨其本而思其中。
斯皆好言鄙夫。
且人君内设公卿士大夫。
理内也。
外建方岳侯伯。
理外也。
内外之官。
各得其理。
今议者则不然。
睹职之乖。
则曰宰相
闻一郡之灾。
则曰宰相
听一民之咨。
则曰宰相
苟如此而求。
仲虺巫咸
不能无过也。
然议虽非。
不可不察也。
天下之人。
理难求也。
执事但求人之要。
而不求天下之理。
则非也。
夫天下之人。
不可尽胜。
执事者耳目之至也。
当在用人而理也。
用人而乱也。
故昔汉用张敞召信臣文翁
则理也。
用东广川
则乱也。
然则有刺史案其治乱。
随而陟降。
三代已还。
有考绩之典。
今则阙然无取。
州郡者或连岁而来。
逾纪而去。
恶不加劝。
害民者滋深。
利民者不立。
和气为仁。
沴气为灾。
人伤忧苦。
则和气不兴。
沴气升至。
亏损阴阳。
结积水旱。
牧守非人之故所生也。
一人不修。
一境罹灾。
十人不修。
十境罹灾。
修者寡。
不修者众。
则沴气多。
和气寡。
凡天下几十境而不溥耶。
近者天下往往水灾。
是其效也。
今或不能率复三代与汉旧典。
何不选举公良
分郡按察。
邦伯牧长。
责其亲临。
及其风俗。
以劝以惩。
汉朝每策举髦俊贤良之士。
吏事通儒书。
问以治乱。
求以灾祥。
处之民上。
试之臧否。
国家旷之。
殆殊急贤。
吁。
黔首之上。
必有欺吏。
白屋之间。
必有纯人。
不用务奚以成。
天下之人。
必共而安之。
天下之务。
必共而成之。
任有怍职。
是谓不朗。
忌而不求。
是谓害贤。
宰相职也。
在明二端。
昨者卢贾二公。
同升台鼎。
天下谓贤相公荐贤。
莫不欣欣。
伟乎稷契。
暨乎十臣。
且出自门下。
永怀欢谣。
惶怖幸甚幸甚。
窃惟前后相府。
多相继踵。
遗要道。
罔思经纶。
前化萧何
后法曹参
多误也。
天下之败。
则缘是乎。
又汉有何武薛宣为相。
时讥其烦碎无大体。
不称贤公。
申屠嘉传曰。
死后。
皆以列侯继踵。
龊龊廉谨为丞相
备员而不能明发功名。
宣帝时
上日亲万机。
考覈名实。
而魏邴之徒。
总众职以称上心。
陈平高祖曰。
宰相者。
上佐天子燮理阴阳。
镇抚四夷。
内亲附百姓。
使公卿大夫各任其职。
前史载之。
必谓是相国常所留意邪。
视今人君循理。
有类汉宣
相公亦宜举魏邴之长。
班固曰。
高祖开基。
萧曹为冠。
孝宣中兴。
魏邴有声。
是时黜陟有序。
公卿称位。
礼让乐行。
观乐览汉宣之代。
二贤之制。
故以言于执事者。
窃惟朝廷用人。
大若未尽之。
艰虞以来。
百司不纲。
事或流末。
官备职虚。
多不厉已。
有能倍于官。
有用寡于职。
有亟见于除。
有久不得迁。
夫用不及职则职废。
官减于能则能怨。
亟除长躁竞。
久不迁者伤偏颇。
陈侯使卿大夫各任其职。
或不然也。
或闻天后故事。
百官去位。
展转相举。
稽伏用人。
莫有苟知。
逮开元际。
多有贤良。
皆曩之遗举。
今虽无老成人
尚有典刑。
庶可法也。
可期理安。
或有谓相国曰。
时之无人也。
此甚不可听也。
诚用之未当。
令骥捕鼠。
由得也。
以剑补履。
则无由剋也。
责燕雀以六翮之用。
则何由致也。
用之当用。
物且靡遗。
况天下之士。
行道甚难也。
逢时不易也。
行道甚难也。
而天下之士不以此时遇相国
相国不以此时得天下之士。
则千秋不可复期。
嘉会不可再来。
盛德不可久持。
故昔人曰。
未遇伯乐
则千载无一骥。
明其士无时而特达也。
犹马无时无千里者也。
甚可思也。
伏惟勿忽之也。
虽然。
大略在官人。
其次偃兵。
语曰。
天下安。
注意于相。
今四海八方。
注意于相国之时。
故不敢复以兵问大君子也。
小生伏辞。
无加拜跪。
今则无端陈利说害。
相国之明。
曷不至也。
天下之能。
曷不毕也。
以为狂愚。
厥惟阙也。
以为庶几。
厥惟详也。
有以容德。
乃斯之谓也。
感恋于门。
出涕屏营。
观惶越再拜。
郝逢 北宋 · 彭乘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茅亭客话》卷七、《宋代蜀文辑存》卷四、民国《新繁县志》文徵卷九
郝逢字致尧成都人
幼好学攻诗,性柔而惰。
或谓其性懦,非能立事。
常欲求乡荐,未克。
属盗起于境,资产略尽,迫寒馁而无忧叹。
咸平中,蜀掌兵者失律,兵乱为盗贼,杀守臣而据郡,自徂秋,驱老幼以守城。
或献谋于贼,令尽索郡中书生,署职俾立效。
凡得数十辈,列兵而胁曰:「不从者即此诛戮,仍及其族」!
皆震慑而从。
前绐贼帅曰:「公所索儒士,某非儒,岂可徼禄?
不能从命」。
词气刚愤,不可屈挠。
贼怒,令引去,临刃复召者三,词皆如初。
会解于贼,槚楚而释之。
既获免,遂匿于家。
天兵至,逆党歼夷。
或闻于郡守,将上其事而中止,亦不复言,居贫自若。
噫!
当是时,有位者尚或茍命,一士而尔,能致命贼所,不陷非义,彼固禄衒势,私于身以媚时,得无愧乎?
处晦迹,混于俗而人不甚知。
噫!
人名存诚,岂易知乎?
居州里,皆以为怯懦,洎乱而能尔,始明其所履焉。
是时无他虑也,去就而已。
去为顺,就为逆,去难而就易,能为其所难,志以守正,是亦几乎亦智勇也。
夫忠烈节义,何时无之?
然晦于无闻,在遇不遇尔。
使越石父不遇晏子,则一拘囚尔。
聂政非其姊,则无名暴夫尔。
其遇,千钧之重;
不遇,鸿毛之微,然不可欲其遇而始为也,谓不遇而不为也。
兰生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不以困穷而改节。
茍有善,虽不我知,斯善矣,岂至蒙其庆乎?
苟不善,虽不我知,斯恶矣,岂止罹其殃乎?
《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王明,并受其福」。
又曰:「荷校灭耳,凶」。
其是之谓乎!
所履,虽曰未闻,吾必谓之闻矣。
故为声其实,亦得有所劝焉。
邓观文举状启 北宋 · 李若水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六、《忠悯集》卷一
录录之才无取,方惧谴诃;
汪汪之量有容,远蒙收采。
同僚展庆,举族衔恩。
窃以游宦者君子行道之方,荐贤者大臣报国之职。
牵于势利,则请托之风炽,人才所以或遗;
锐于进取,则廉耻之节衰,风俗由之而敝。
自媒自衒,甚哉妾妇之低颜;
相忌相倾,鄙矣市廛之琐态。
贤不肖混然久矣,士大夫奚所望焉!
会逢有道之辰,翕致得人之盛。
据要津者既勤于推毂,沉下僚者乃企于登门。
上下惟道义之求,贤能争功名之赴。
如某者未有奇节,亡以逾人。
虽微卓荦之才,漫养刚方之气。
文章小技,徒费精神;
尘土微官,空糜岁月。
抚钟琴而浩叹,看杜镜以增悲。
此生无补于清时,至死有惭于造化。
念孤寒之无地,虽摇尾而谁怜;
恐富贵之逼人,每抚膺以自许。
予之不遇,天也;
道之将行,命与。
殆非枉己以求知,偶亦因人而获进。
此盖伏遇某官熙丰旧德,社稷元勋。
推古人明俊之心,膺天子大僚之命。
不以道义自高,而兼收于片善;
不以勋业自大,而俯取于微劳。
遂俾庸流,亦叨清举。
敢不惟勤涖职,克慎持躬。
庶因华衮之褒,少蹑青云之路。
不期人谢,惟张安民之公心;
无负己知,亦越石父之鄙意。
冯生成之自燕归平阳赖寂照先生获脱奴役复齿士列将复归燕主吾友济夫来谒诗姑序其概以答云 金末元初 · 段成己
 押词韵第三部
英英大冯君,雅志在千里。
坎■(宀臽)不得前,而姑止于此。
出处虽两途,动静无二理。
燕坐三十年,初不离朝市。
了了方寸閒,湛然若秋水。
冯生适何来,眉目差可喜。
自云衣冠后,家破偶不死。
失身坑阱中,摇尾凡几祀。
遇者日千百,藐焉不一止。
忽逢盘谷翁,引手唯力致。
力极势未回,既出几复委。
不知何因缘,又入先生耳。
一见不忍遗,即命加冠履。
奴虏岂所安,推己乃知彼。
恻然动于中,弃金犹弃秕。
少属豺虎场,永谢泥与滓。
乞诗答盛德,此意良亦美。
顾我欲何言,一笑不如己。
先生世外人,于汝初何俟。
苟能肩一心,绮语奚足恃。
屈信固有时,此政在知己。
勿如越石父,以是骄晏子
李成之待制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四、《西台集》卷八
河东之鄙人也,而坟墓亲戚兄弟在京师之左右。
某宦学出入于京师者十年。
京师士大夫之说,谓当世道者数人,而阁下所以为有道。
某固深知而熟讲,第恨不早见尔。
其后某得为吏于淮南,阁下守舒,意谓可以见。
某至淮南,而阁下去舒,则某之恨又五年矣。
前日自宋入郓,有晁端礼者,言阁下之馆舍在焉。
夫以十五年愿见之心,而近居咫尺之地,固当废饮食、忘寝处,以伏于门下。
乃返二十日不获进者,非敢缓也,又非以用舍去就而改前日之心也,未得愿见之说,惧无以实之尔。
今既得其说,故特以进,伏惟阁下不倦而观之。
某闻富贵者,利所利之地;
贫贱者,利所利之物。
故猎食之蚁,惟膻是求;
易生之虫,见湿而处。
今贫贱之利富贵,亦犹虫蚁之愿膻湿,彼岂有择于中心哉?
特气类使之来尔。
故古之贤士,不以我数见者为主,而主其我见之善者;
古之贵人,不以数见己者为贤,而贤其见己之当者。
以当为贤,则王公不容易而知人;
以善为主,则士不可不自重也。
河南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而贾谊见知于公。
及公归,荐博士,汉诸老先生无能出之右者,则材为易进矣。
不肯求知于绛、灌之属,主吴公而后进,此主其我见之善者也。
子游为武城宰,孔子曰:「尔得人焉尔乎」?
子游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武城之人不为少矣,而子羽非公事又未尝见之,然子游用以为贤,此贤其见己之当者也。
后世则异于是,在下者既无自重之心,为上者又好容易而知人。
今有一贵人,其贵不必大也,似贵矣,则必往见之。
其辞不曰「以贵而见也,我见其贤也」。
夫贤者岂以贵贱而不同哉?
彼未贵者则不见,今有贵者然后见,则是非见其贤也。
今有一知名之人,其名不必大也,似知名矣,则必往见之。
其辞不曰「以名而见也,我见其才德也」。
夫人之才德岂以人称则为有,人不称则为无?
彼未知名则不见,今既知名矣然后见,则是非见其才德也,见其名也。
志于贵不志于贤,志于名不志于德,故外自方藩镇州刺史节度将帅之要职,内自台阁禁近、两省三铨枢密中书贵人,下至深山远野、名城剧部、穷阎陋巷之学士,凡号为贵与名者,则不惮于见之。
摄衣冠,怀诗书,合杂并进,十百为群,日游于门下而未尝羞。
贵与名者,乐为己之先后,则不复辨其白黑,而抚接顾待,饮食教诲,有同己之子孙而不知耻。
故在下者非贾谊之才,而为上者无子游之德。
其相誓之心信若生死,猝然弃去则无所顾藉。
如以胶合舟,外貌非不坚固也;
及纳之于水,则解脱四散而不能收。
彼其浮沈之不保,奚暇言济渡之功哉?
若某者不然,志虽固陋而思虑者深,身虽贫贱而顾惜者大。
景德中,曾大父在朝,真宗以为有德行之臣,故一言寇准之贤,而真宗同用为相。
先人承先相之后,非义不为,仕宦三十年而家无儋石之储,天下称为廉吏。
某不肖,尝惧羞其先。
故上不敢虚言异行,藏于山林城市,以为富贵名誉之招;
近不敢卑辞厚礼,齐口同舌,游于󲦤绅先生之间,以为富贵名誉之地;
下不敢阿谀谄顺,出死图,将罪买功,以为富贵名誉之盗。
三者俱不敢,此所以举天下之大,愿见者数人,而十五年愿见阁下者也。
伏惟阁下方直而有守,忠惠而能断。
利不急就,以义为先;
害不急避,以命为主。
此非传闻,某之亲见也。
日者阁下任边要,领都会,握兵治烦,将泽施天下,有识之人欣欣然曰:「富贵者,君子行道之府也,而君子得处之,天下得庶几乎」!
及阁下去边要,就閒僻,辞兵避烦,谪居于家,有识之士复曰:「富贵者,常人之祷祠而求也,而君子不苟处之,吾道其庶几乎」!
故阁下进为天下之幸,退为吾道之助;
居今人之世,而有古人之风,此某所以愿见之实也。
昔者鬷蔑恶,欲观叔向,立于堂下一言,叔向执其手而上曰:「子如不言,吾几失子矣」。
越石父在缧绁之中而遭晏子晏子解其缚而客之。
今某之恶几于鬷蔑,其贱无异于缧绁。
久而后见阁下,故愿阁下上观子游、吴公之所以知人,下察澹台、贾谊之所以受知,旁省富贵名誉之轻重,慎顾叔向、晏子之德,无使某为鬷蔑、石父所笑,则足矣。
惟深念之,幸甚。
欧阳文忠公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三、《西台集》卷七
某再拜。
慕义者十五年,前日始获参拜于左右,则交至疏,日至浅也。
今日不以交疏日浅,复将妄有所谒,惟阁下少加念意,怜其慕义之久,不以为疏浅而试听之。
万一有取,则幸甚矣。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某诵此久矣。
以为天下难能之事,非无力之患,而无志之患。
苟有其志,虽匹夫不可遽夺。
而某之所以志者将几十年,今返将为事夺去,是以饮食梦寐不快者累月,迟疑叹息,未忍弃割而忘之也。
请为阁下论其十年之志,而言其将夺之由,不识尚可救欤?
某家以儒进,当景德中,会大父在朝,真宗号为德行之臣
故一言寇准之贤,而真宗同用以为相。
先人承先相之后,非义不为,仕宦三十年而家无儋石之储,天下亦称为廉吏
某上为先丞相之孙,下为廉吏之子,孤蹇处世,常惧不肖,以贻门户之羞。
故兄弟入仕,未尝敢学进取之人因虚求实,抱伪贾真,以自鬻于当世
惟敢读书应举,不失其门户。
而某复不自料其卑贱,于读书应举之外私阅古人之文字言语,爱其深厚简丽,而怪近日学士之所为,殊无古人之遗风。
虽见其取高科,躐贵仕,名姓粗闻于人,某中心诚不爱也。
然某亦有应举之累,未免学所不爱,以取合于有司。
常愿一日弃其场屋之地,试遍聚古人之书而观之,既收拾其言语文采之奇怪,又因以辨邪正,榷是非,参合近世之文而为其所爱。
此某所以继父祖,守门户,十年不忘之志也。
昨者某举进士,徼幸已中,不料又得主霍丘簿,以食禄养亲。
然霍丘之地面山枕淮,户口数万,南牵光、蕲之路,而西承颍、寿之尾。
其民矜豪,其俗淫狡。
饮酒呼博,椎牛掘冢,剽攻杀贼,则固其常事。
以至闇昧之狱,奸怪之讼,难證之罪亦无虚日。
寿春之号多事者,盖仅有此邑也。
县令已避烦而去之矣,其主簿则数日而求代。
今闻新法更以主簿县尉通职共事,某如从事于霍丘,束之以新法,则治婚田,辨斗讼,阅簿书,纳税赋,掌仓庾,检复往来,固已无暇日;
而又加之散青苗,敛助役,莅刑狱,督盗贼;
至于符檄差遣,推勘录问,水旱蝗虫之事,则又出于不可豫虑者也。
某虽并食以待之,犹当惧其不给,则夫十年之志者,何日而偿之?
故自注授以来至于近日,常愿罢官就学,以偿其素志。
然亲戚朋友之间,谓自先人弃诸孤至今十馀年,堂有皓首之亲,家有白身之弟,而室有未聘之妹。
诸兄困于州县,虽得俸禄,不足以给甘旨选举婚嫁之资。
而某弃官而閒处,殆非子弟禄养意,不惟亲戚朋友以为不可,某心亦有所不安。
惜志之未偿,则思读书以閒居;
重心之不安,则欲隐忍而从事
安其心则不偿其志,遂其志则不复安其心。
二者之取舍,未知何从!
然以母老家贫,聚指数百,急于禄利之际,迫以亲戚朋友之劝谕,欲舍其素志,殆过半矣。
此所谓将夺之由又如此,则某之中心宜何如处哉?
且物有轻重,理有小大。
弃小则从大,舍轻则取重,此人人易为。
今某均有所弃舍,然徘徊反覆,如此之难处者,盖所弃不小,而所舍不轻尔。
何以言之?
凡人之喜事多在于壮岁,以其气血刚强,心力明健,有异乎过壮之人。
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
故壮而执艺则加精,壮而战陈则加勇,壮而事官则加劝,壮而业学则加锐。
今某适当壮岁,负其志而不果成。
迨其过壮之后,颓塌荒废,自惮而不肯为,未可知也;
复为外物迁夺之而不得为,亦未可知也。
孔子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故今之事,左投则得业于学,右投则为俗吏。
所差者今日,而事之相去遂系于终身,则自处之难无足怪矣。
昔者鬷蔑,三晋之贤士,而三晋之人未尝知。
于堂下一言,叔向执其手而上曰:「子如不言,吾几失子矣」。
越石父在缧绁之间遇晏子,解其缚而客之。
夫一言、一见非足以定交,而叔向、晏子于顾盼言语之间,遂以为贤,盖知其心者不待久也。
传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哉」?
某虽不肖,生已二十四岁矣,应举者将十年矣。
然外自藩方大镇将帅节度、州刺史之要职,内自台阁禁近、两省三铨枢密中书贵人,下至深山大野、名城剧部古衣儒冠之处士,非亲戚与礼当见者,则未尝见之,盖不敢容易妄见也。
向者窃诵择木之义,来见阁下于颍上
今负未偿之志,怀不安之心以谒于左右,不识阁下已有以知之耶?
抑将待其久耶?
然某自参拜以来,无三十日而敢谒者,盖意阁下不待其久矣。
夫事莫快于得为,莫沮于不得为。
今令人口有言语壅遏而未发,犹且不怿于颜色,况某负十年之志,徬徨痛惜,而终将为外物夺去,是反不足伤耶?
如阁下省其心,察其志,拔于不善之地而置之善地,署以官职使养亲,假以月日使从学,加之在阁下教化之域,时得伏于坐末以听咳唾之音,则某之心岂惟禄养业学而已。
如久旱之鱼纵于大水,非惟免于乾涸之患,又不知江湖之乐者何如也!
伏惟阁下声誉溢众人之口,文章为天下之师,其所以奖进诸生,诱掖后辈者,固不可缕数。
若某之有私志而穷,宜亦悯之。
故愿阁下上观曾大父先人之遗业,下察其家贫业学之艰难,旁省其取舍之轻重,慎顾叔向、晏子之德,无使某为鬷蔑、石父之所笑,则足矣。
惟深察之。
感怀讯友人 其二 明 · 区大相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卞生怀璧一何冤,李成蹊在不言。
为问归齐越石父,今朝谁是左骖恩。
寄怀姚经三司理建宁 明末清初 · 宋琬
 出处:安雅堂未刻稿(卷三)
君家群从高阳里,遏末封胡先后起。
黄门给事中郎,火攻屈指长誇尔。
才名藉甚洛阳都,康庄千里羡騊駼。
相如车骑归来盛,却买扁舟到镜湖。
自荷长镵探五泄浣纱石上苔痕灭。
千峰万阁共衔杯,坐看秦望峰头雪。
同游者谁孙子荆南州老子真狂生。
曲阿太史好禅寂,雄谈飞辩何纵横。
一旦存身在罗网,素交弃我如尘壤。
男儿急难谁复怜,故人况隔螺江上。
去年重到会稽山,有客新从九曲还。
言君念我不暂忘,拔剑辍箸长三叹。
呜呼此意渺千古,知己堪悲越石父
子瞻磨蝎悔作人,马迁货殖思为贾。
羡尔平反有异闻,持平不肯用深文。
卓笔还成铁笛赋,搴帷并吊武夷君
往往从之不能去,离忧凭仗孙郎语。
开轩话我再生缘,桦烛三条应至曙。
白鹤子 明 · 孙仁孺
 押霰韵 出处:六十种曲 东郭记 第四十二出
则笑俺兄弟争如越石父。单羡你大义偏超平仲先。
真个是侠气千秋。端的有热肠一片。
蒋侍郎启二首 其一 852年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某闻有以疏贱而间至贵者。古人之所讥笑。
有以单外而蕲末契者。君子之所兢戒。
何则。无因以至。
岂庸辨其妍媸。有为而然。
曾不计于能否。有谈嘲异状。
诡激常姿。希彼顾赡。
斯为衒造。则亦受嗤于识者。
见诋于通人者矣。抑又闻三月而行。
士人之常准。十年乃字。
女子之常期。永为干世之心。
厥有后时之叹。某寻常爵里。
谬嗣盘盂。离方遁圆。
因陋成寡。亦尝研穷简籀。
耽味声诗。颇识前修之懿图。
盖闻长者之馀论。颛愚自任。
并介相忘。质文异变之方。
骊翰殊风之旨。粗承师法。
敢坠缇缃。伏以侍郎宏继济之机谋。
运搜罗之默识。思将菲质。
来挂平衡。遂扬南纪之清源
谨效东皋之素谒。越石父彼何人也。
夙佩遗文。赵台卿敢欺我哉。
敬承馀烈。辄以常所为文若干首上献。
湖南运使程大卿(二)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三、《云溪居士集》卷二三
某闻昔晏平仲越石父于途,知其贤,脱乘车之马而赎之,与之同载而归。
至舍不辞而入,石父请绝。
夫见赎之德甚厚,不辞之失未大;
石父轻忘厚德而重责苛礼,君子贤晏子而不以石父为无厌者,谓士之待知己者详也。
某之在阁下之门,非姻娅之馀,非故旧之末,非乡党之近,又非素所承教丈席之间者。
一日与牒偕来,为部下吏,片言只字,聊记姓名,骤蒙品题,指为令器。
虽远在数百里之外,被以辟书,引为台属,拨去目前之英俊,断而勿问,不可谓不知己矣。
心有所欲言,宁言而勿售,难自外而不尽。
纵某之不肖,未敢以石父自处,宁不以晏子待阁下乎?
伏惟少迂聪明,使略叙其说。
夫求荐达者,大则近名,其次近利。
名利之际,君子鄙之,然下之人不以是为嫌而不求,上之人不以是为鄙而不与。
何则?
以道故也,以贤故也。
某之求者,其说有三,而皆未近于名利之际,何嫌而不言?
夫大人之门,士所愿及,麾节所在,天下想望,不独湖湘数郡之士。
某近在左右,而不知求于门下,是不敏也。
倾盖之间,有蒙任举,亲被礼辟,孑然独遗,人其谓何?
自致疑贰,是不智也。
偏亲戴白,年在喜惧,倚门之心,视日如年。
漂泊数千里之外,安其目前,不图分寸以报罔极之德,是不仁也。
迫此三者,尚当默默于知己之前乎?
某新被辟书,复干荐牍,其求无已,有越石父之为,故引其说以自达。
伏惟矜怜,特赐收采,幸甚幸甚!
上温倅朱朝奉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一、《云溪居士集》卷二一
某闻越石父晏子而责不告之理,宁大夫管仲而歌浩浩之诗。
窃尝高二子之贤,而未喻其求人之详,与自见之晦也如此。
退而熟思之,乃知古之人其所以与人者,或详或略,或显或藏,无所苟而已矣。
夫以大国之卿,亲脱所驭,赎人于患难之中,与之同载而归;
非有一日之雅也,徒见其贤而好之,岂惟德厚,礼亦至矣。
不告而入,未为大过,而必由此以求绝者,谓其既知我也,知我则可以不诎。
负霸国之略而困于布衣,饭牛击角,以干时君,其求仕之术勤矣。
至使国相审所去就,其用舍之分在乎一言,而必以微辞自达者,谓其能知言也,知言则可以矶激。
由二子之事以观之,则士君子之交际相与,非特在上之人难其许可,而急于得士;
其在下者亦莫不审求所托,而弗敢失之。
何则?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谓之失言,失言者丧己而诎道;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谓之失人,失人者丧物而败功。
失言不智也,失人亦不智也。
道之兴废,迹之穷达,失得之机,荣辱之主,是非之辨,利害之本,名声之显晦,功实之成败,凡在乎智不智之间而已,可不慎乎!
此二子所以得管、晏而慷慨激昂,弗敢自弃也。
古人云日中心必熭、操刀必割者,其二子之谓乎。
某少长江东,曩游淮甸,揽明哲之清芬,仰长才之铦锋,盖有日矣。
备员治部,期年于兹,未敢以一言请教于门下者,诚虑僭窃过分,近乎贾粥,或见诋诃,无以自释,故欲为而辄止。
前月輶轩按行下局,得伏谒道左,承言坐末。
明公不知某不肖,问以述作。
自非广览远听而兼收并取,录其所长,不求备于物,不至于此。
以某尝诵古圣人之书,预闻前言往行,操觚秉笔,类事属辞,或有可观,则言不及于此矣。
某自承义方,洎叨禄仕,虽王事鞅掌,未尝不游心方策,考诵经传,诚无所设施,推及于物。
然默以自治,无愧分阴,非敢有见于述作也,而明公奖借,不以俗士遇之。
虽非虚薄之所敢当,乃騄骥可以长鸣之秋也,其能默默而自弃乎?
敢录所为文若干篇,随此专人尘献于门下。
斐然狂简,固不足尘浼清视,姑以致区区之意。
徐南卿乞米疏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六八、《江湖长翁集》卷三九
徐南卿行身如鲁男子,傲世若西山夫。
九守穷途,骈来奇祸。
越石父堕缧绁,谁其乘驲以请之?
王参元赭垣庐,深愧焦头而救者。
坐观枵腹,诚复何心。
此客不无觊知己之逢,老子未始为强人之事。
兹焉破戒,政自犯严。
若富家翁,于寒士谓何;
辍凶年谷,亦古人难者。
想去彼取此,所以轻千里而来;
俾虚往实归,庶其慰诸公之意。
司马迁(上)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一、《柯山集》卷三八、《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八、《圣宋文选》卷二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七
司马迁作《伯夷传》言「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此特迁自言为李陵辩而武帝刑之耳。
论管、晏之事,则于晏子独曰:「使晏子而在,虽执鞭所欣慕焉」。
迁之为是言者,盖晏子越石父于缧绁,而方被刑,汉之公卿无为言,故于晏子致意焉。
且方李陵之降,其为汉与否未可知,而独激昂不顾出力辩之如此,几于愚乎!
与夫时然后言,片言解纷者异矣。
不知其失,而惑夫道之是非,何哉?
至怨时人之不援己于祸,而拳拳于晏子亦浅矣!
亦浅矣!
晏子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八、《郧溪集》卷一八
或问:太史迁称晏子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何迁之独嘉晏子也?
顾迁之所书俱不足忻慕之耶?
曰:否。
迁有激云耳。
晏子者,尝解左骖赎越石父以归,又荐其御者为大夫
而迁之当武帝时,坐李陵事被刑,遂废不用,是时朝廷之大臣无有一人如晏子者为之振发之,故特愤之,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此非过言也,痛知己之难逢,虽异世而相慕,兹所以勤勤而为之言也。
迁之著书见志,不独晏传,至于序伯夷、叔齐、屈原传,皆所以寄其悲焉耳。
班固谓迁之自伤悼,犹巷伯之流,有是夫!